以下是2025年外卖大战的核心脉络与深层逻辑,用结构化方式呈现关键信息,助你6分钟掌握全局:
一、战局起源:三国杀格局形成
京东破局(2025年2月)
刘强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,以百亿补贴+骑手五险一金策略切入市场,日订单迅速突破2500万单,打破美团、饿了么双寡头格局。
真实目的:通过外卖高频入口拉动京东主站流量,反击美团闪购对3C、日用品市场的侵蚀。
阿里闪电战(2025年5月)
淘宝整合饿了么推出“淘宝闪购”,蒋凡主导投入500亿补贴,目标将日订单冲至8000万单以上,并计划3个月内追平美团。
战术升级:用补贴换时间,3个月完成常规需数年的运力网络建设,非餐饮订单占比超30%。
美团反击(2025年7月)
美团单日订单突破1.2亿单(其中餐饮订单1亿单),创全球企业单日外卖纪录,同时收缩社区团购等非核心业务,全力守卫基本盘。
二、三大巨头战略目标
平台
核心诉求
关键动作
优劣势
京东抢占高频流量入口自建12万全职骑手,主打“品质外卖”供应链优势,但用户基数小、配送网络弱
阿里激活淘宝DAU,打造“国民级App”饿了么并入淘天,500亿补贴培养用户习惯现金流雄厚(4000亿储备),但配送效率待提升
美团守住70%市场份额算法优化+骑手激励,单均配送时间降至34分钟成熟运力网络,但利润承压(年利润仅500亿)
三、数据透视:烧钱背后的真相
补贴规模:三家平台Q2合计烧钱250亿元,预计全年阿里亏410亿、京东亏260亿、美团利润减250亿。
订单暴涨:全国日均外卖单量从1亿飙升至2.2亿单,奶茶品类订单增长230%(蜜雪冰城等股价大涨)。
隐形成本:
商家被迫承担60%补贴成本,满20减15活动下实际到手仅40%货款;
骑手日收入破1700元,但工作强度激增(40℃高温日送127单)。
四、商业本质:争夺“即时零售”万亿市场
战略转型
美团定义“30分钟送万物”,京东推“品质闪送”,淘宝闪购覆盖母婴、数码等非餐品类,战场从外卖扩展至全品类即时零售,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万亿。
流量逻辑
外卖是最高频消费场景(用户日均打开APP3-5次),京东40%外卖用户会购买其他商品,淘宝DAU因外卖新增5000万。
终局预判
高盛预测市场格局:美团55%:阿里35%:京东10%,行业利润率长期仅2.5%。
五、争议与反思
商家困境:重庆咖啡协会控诉连锁品牌占90%订单,中小商户因无力跟补被淘汰;
监管介入:市监总局约谈平台,叫停“满25减24”等恶性补贴,要求保障骑手权益;
行业悖论:美团高管称“卷没意义”,但谁先停手谁将血本无归,陷入“懦夫博弈。
六、消费者与资本的双面结局
短期红利:用户享受0元奶茶、1元快餐,但催生非理性消费(冰箱囤积8杯奶茶);
资本反噬:三大平台股价齐跌,恒生科技指数受拖累,机构质疑“千亿烧钱不如投入AI。
一句话总结:这场以“外卖”为名的战争,实则是互联网巨头对“最后一公里”零售主导权的终极博弈。补贴终会退潮,但30分钟送达的消费习惯已彻底重塑零售业格局。